美文分享
首页 > 美文 > 鸟类 > 深眼浅眼出优鸽

深眼浅眼出优鸽

评论:0 来源:中信网 作者:杨淑安

    养鸽是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,培育优良鸽种更是我长期追求的目标。在几十年的养鸽经历中,不但在理论上积极探索、刻苦钻研,而且,在日常饲养中细致观察,精心培育。特别在子代鸽延续祖父辈的超试验,取得了理想的效果。因此,笔者愿把深眼配浅眼的育种过程略作描述,奉于鸽界同行,仅供参考。

    过去选择种鸽讲究面砂要厚,浮力好,底盘清晰,眼志开阔,内线口宽,血统优良。认为具备了这些条件,一定能育出优秀的赛鸽来,却忽略了两种优血杂交出优势的道理。初始培育出了一批能放飞又能做种的后代鸽,千公里放十羽能归七至八羽。当时的成绩是很不错的。对于我来说,拥有一个稳定的远程鸽群是非常高兴的,随着时间的推移,本地区赛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,虽然,我饲养的鸽子归巢率不算低,可总是与冠军无缘,此时的鸽群基本是——脉相联,血缘关系较近。在总结养育经验后,我感到需要引进新的品种掺血改良,才能达到提速的目的。长期近交同宗相配,做种还可以用,放飞是不会有好成绩的。而且,会使鸽群很快品质退化。俗话说:不进则退。经深思熟虑后决定引种。看过了一些名家棚中几十羽优胜鸽之后,总觉得鸽子不太理想,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。经鸽主介绍,带回一对雨点鸽。雄鸽中雨点、浅黄眼,平淡的眼砂,而且看不到内线口,但雄鸽的眼睛底盘比较亮,目光有神,气度不凡。雌鸽深雨点,加白条、血眼,体型方短、后巴肌肉不好、大尾巴。细看它的眼,深灰色带蓝的底盘上有稀稀拉拉的几粒玫瑰色粗砂散在眼球的周围。但是,它的内线口比较宽,而且带有粗糙现象。向一位经常参加县、省品评有经验的老师请教,他认为:“雌鸽可以试用,雄鸽没有利用的价值。”当时我感到非常失望,心想这次算是前功尽弃了。并将这个观点转告鸽子的主人,对方却说:“你不要只求外在的条件,而忽略了质的东西,外表不太理想,它们的血统是很好的。”我想,既然鸽子带回来了,出几只幼鸽看看吧。经过精心培育,第二年春天,孵出了两对幼鸽,秋季放飞200公里时丢失2羽,放420公里确山时归来一羽、丢失一羽,归来的是只浅斑小花雄鸽。次年春季,我选20羽鸽子参赛,小花雄站站领先,第一只归巢。放200公里时不到两个小时归巢,放540公里信阳站,上午8:30开笼,下午3:20小花雄率先归巢,夺得冠军,创造了本地区有史以来500公里级别的最好成绩。

    千公里冠军父亲是只墨雨点,骨架羽毛属土乘,黄眼薄薄的眼砂、纤细的内线口,论做种的条件似乎是不理想的,由于它是2000公里张掖亚军的孙代鸽,血统是比较好的,它的上代平代鸽在千公里以上级别的竞翔中,在江阴、甘肃等地都获得过优胜,权衡之后,我使用了这只雄鸽。母亲是一只外血配我的主血系鸽产出的一只雌鸽、暗砂眼。配对后产下一对蛋,孵出双雄。正雄是只墨雨点、黄眼、歪雄,属于雨点花砂眼,放500公里全部归巢,进入前10名;放千公里站白条雨点雄获得冠军。就是这只雄鸽,连续3年获得千公里冠军,其中,两次飞出泰安地区最好成绩。上述两次配对是成功的,而且,都出自深眼配浅眼。两对父母鸽做种的条件都属一般,它们都能够生出优秀的后代鸽来。它们的搭配是我精心培育的,体会也是深刻的。事实胜于雄辩。通过杂交育种,不仅能改变我的观念,而且,质的东西也是培育优胜鸽种的决定因素。这就是进步和收获。一味地追求外在条件,而忽略了质的东西是行不通的。在赛鸽育种的过程中,只要血统优良,掌握奸技巧,分析它们的优缺点,取长补短,运用得当,是能够获得成功的。

(haopet123.com)
相关贴士
评 论:
 
贴士导航